教学见习是应用外语专业的实践性课程。教学见习是我院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所学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综合教学基本理论和技能,运用于学前教育及小学教学实践,培养学生英语教学工作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是本专业毕业生从学生角色向教师角色过渡的重要环节。
教学见习的意义是为了综合考查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的能力,使学生深刻体会教学的规律性和科学性,深化学生对教师角色的认识,增强学生的职业心理和职业感,为学生走上教学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开端。
一、见习目的
1. 检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独立组织教学能力,初步掌握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3、获得有关学前及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实际锻炼,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4、了解和初步掌握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培养学生初步担任班主任的工作能力;
5、了解教师角色,进一步认识教师的使命和职责,决定从事教育事业的信念。
二、见习内容
1、课堂教学
(1)、熟悉指导教师的教学方法,学习教学经验,探索教学的规律和方法;
(2)、了解和熟悉学生原有的学习基础,融洽与学生的关系,为走上讲台做好准备;
(3)、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和英语教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来指导课堂教学;
(4)、在教学环节中尽可能使用所学知识,遵循见习校方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并独立思考有所创新,给见习学校带去教学改革的新鲜空气。
2、班主任工作
(1)、具体负责一个教学班的班级管理,了解和熟悉班主任的全部常规工作;
(2)、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在原班主任教师的指导,形成独立的工作能力;
(3)、深入班级,广泛接触学生,了解班级情况,做好学生思想管理和情绪管理;
(4)、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先进经验,探索班级管理工作的规律和方法。
三、见习要求
1、有条件的学生必须进行课堂教学见习, 同时需担任班主任工作。
2、见习上课前,要熟悉教学内容,独立完成教案写作,经过带队老师修改并经指导老师批准才能进行课堂教学。有条件的小组要上展示课。
3、见习结束后,将教案交带队老师。
4、见习结束后须写出教学及班主任工作总结,并交带队老师。
6、见习成绩结合所在见习学校指导老师所评成绩,实习小结,教案和带队老师所评成绩,最后评定。
7、见习生应提交材料:
(1)见习日志:反思性日志共7篇,每两天一篇。
(2)班主任工作记录及总结:班主任工作记录份数按带班天数计算,总结一篇。
(3)见习教案:进行课堂教学的见习生需上交教案。
(4)见习总结:全体见习生需在三周见习期结束后上交一份全面的见习总结。
四、见习纪律
1、严格执行教育见习计划,认真负责,积极工作,坚守岗位。
2、服从见习学校的领导,自觉遵守校方的一切规定和规章制度。
3、尊重见习指导老师,虚心接受指导意见。
4、见习期间衣着打扮必须朴素大方,举止庄重,禁止“三戴”、禁止穿高跟鞋。
5、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
6、关心和热爱学生,全身心投入见习活动。
7、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未经指导教师批准,不得迟到、早退、或缺席。
8、见习期间一律不准请事假。特殊原因须请假时,需报告指导老师及带队老师,并经见习负责人批准,同时需履行系部请假手续。
五、时间安排
1、动员时间:2016年5月2日晚7:30,地点:教学楼B401
2、见习时间:2016年5月3日起至2016年5月20日止,共计三周。
六、组织领导
负责人:彭明英主任
组织者:汤宏亮
带队老师:谢东篱、龙琴、向子圆